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週日祭孔預演

 


萬里無雲的好天氣,9/26(日)是祭孔預演的第二天,沒有看到任何人,因為人都向殿前湧去。


 


 



 


由內往外看,可看到巍峨的孔廟大門,前面大馬路就是往虎頭山遊樂場的必經之路。


 


 



準備狀態,


前方的架子為樂生就位的定點,


大成殿兩邊都會有樂生,兩兩對稱。


 


 




崇聖祠內祭祀先賢先聖,


包含曾點......一時記不起來



 




此即為大成殿,相關祭器已就位。


立於右前方的黃色祭器為「繖」,同「傘」,又稱「華蓋」,


其形為圓桶狀,以黑色彩帶區分為三區,上區繡有「至聖先師孔子」字樣。


於迎神、送神時使用。


 


 




這排穿藍袍黑褂者為「獻官」,皆現任政府官員等。


相對稱的另一邊則為校長。


 


 




這些就是要表演六佾舞的東門國小小朋友。


手上拿的就是翟(雉)尾,


也就是「長尾雉雞」尾部的羽毛,


樣式細長、美觀、高貴,


表演時以右手執之。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祭孔預演

 


 




 


說來自己與桃園孔廟的淵源算蠻深的,


首先是民國80年結婚的婚紗外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其次,自己擔任教職,


勉強和孔子扯上關係,


再者兒子的學校也在孔廟附近,


最後則是因為先生這兩年參加祭孔典禮。


所以利用假日去看看隆重的祭祀過程。


 


去年沒有時間去見識,


今年因為研究所課程結束,


加上自己身為老師,


卻對祭孔儀式一無所知,


有點說不過去,


所以起了個早,


約老大一起前往,


兒子在孔廟旁受到至聖先師的庇蔭,


希望能好好讀書。


 


兒子選擇騎腳踏車去,


我則徒步前往,


順便消耗身上多餘脂肪,


8點開始預演預計10點結束,


我到達時已經開始,


所以前面若干儀式沒有親眼目睹。


因天氣炎熱,


穿著長袍的幾位師生因此不支,


真的太難為他們了!


 


以下資料摘自「桃園縣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0週年釋奠典禮手冊」


 


今年是孔子誕辰2560週年,


9/28(二)正式祭祀項目有三:


1、清晨6:00~6:50崇聖祠祭祀典禮(供奉先賢先聖)


2、7:00~7:50大成殿釋奠典禮(供奉孔子)


3、8:00~8:20穿越狀元門開啟智慧


祭孔大典的禮儀向稱「釋奠」,


出自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夏釋奠於其師,秋冬亦如之,始立學者,必釋奠於至聖先師。」


 


57年由專家學者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


並就祭孔禮儀、服裝、祭器、樂舞四者分組研究。


59年9月,始初步定稿。


所採安和、寧和、咸和樂章乃明洪武年間的古制,


佾舞亦據明譜研習而成,


服裝採古禮新製,執事服之。


獻官服藍袍黑褂。


 


古制應為八佾舞八八六十四人,


因桃園孔廟狹窄故,


改為六佾舞六六三十六位佾生,


佾生左手取一籥(短笛狀竹管),


右手持翟(雉)尾三楷,


按音樂獻舞,


動作緩慢莊雅,


蓋古之雅樂所當然。


 


其中崇聖祠祭祀儀程共三十一個,


而大成殿祭祀儀程有三十三個,


二者差別在大成殿祭祀過程多了「啓扉」及「闔扉」兩個流程(開大門及關大門),


正獻官為縣長。


 


在師道日益低落的今天,


不論老師或各方都該善自檢討,


重拾老師在「天地君親師」中崇高的地位。


 


今年敝校將在明天舉行教師節「奉茶活動」,


我且拭目以待。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簡單的幸福

泡一杯茶,


聽著鋼琴版的「神隱少女」


窗外吹來徐徐涼風,


真是人生易得的至高享受。


 


此時孩子們在客廳、房間悠閒做著想做的事,


看書、看影片、吹直笛、看報紙、吃著零食,


一點都不像高三、國三、國二的學生,


家裡的三個孩子,


我很少看到他們為課業盡十分力,


經常都是考前寫些評量、電視照看、小說、漫畫照買照看,


就去應付學校的段考、模擬考,


偏偏經常都讓人嫉妒,


為什麼看起來沒有怎麼讀書的同學,


排名卻在他們前面?


我也覺得太不公平了。


 


我常問他們:為什麼不早點背單字、預習功課,


他們回答我:太早看會忘記,


不知這是哪門子歪理?


算了,


他們有自己的讀書方法,


媽媽強求不來,


只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如此而已,


現階段的父母,


對課業無法參一腳,


只能在他需要協助時伸出援手,


如果他們沒有求救,


就當作沒事吧!


 


也許在人生路上,


他們都不見得是第一志願,


但是健康、快樂、懂事、感恩、負責,


是我希望他們能得到、能學會的,


誰知道未來會如何?


 


還是繼續聽我的音樂、喝我的茶吧!


 


 


 


 


 


 


冠軍與我

偶然翻開抽屜,


看到一篇自己在專科三年級登在某報(忘了什麼報)的一篇文章,


依稀記得那是國文老師幫我投的稿,


20多年後再閱讀竟是那麼清晰,


因為我的想法一直沒變,


不論做人做事我都維持初衷,


即使在追求功利至上的社會,


我仍堅持最初的理念。


 


題目:冠軍與我


從小到今天(當時應該18歲吧),


我從未享受過得冠軍的喜悅,


也許我與它真的無緣吧!


想想與其痛苦的追求,


倒不如痛快的放棄,


這是我的人生觀。


那種「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觀念,


令我厭惡。


人活著不是只有第一,


只有冠軍,


假如每個人都要出風頭,


那天下誰當墊底的呢?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


他回到國小母校時回憶道:


「以前我在學時,


校長在一次開學典禮中訓勉同學,


希望這學期各個同學都拿第一名。」


當時他的想法是「人人都得冠軍,那誰第二呢?」


他感到疑惑,


我的想法和他一樣。


 


人如果汲汲追求那些莫須有的虛名,


則人生只是一場庸庸碌碌的戲,


實沒有多大的意義。


 


這樣認為,


並非我不求上進,


陶淵明的與世無爭,


弘一大師的無事無物不美,


那才是真享樂!


事實上,


在現在這種社會中,


要離群索居,


不與人爭倒也不容易。


曾經看過許多人為爭名而不惜犧牲許多更寶貴的東西,


像友情、親情等,


在商場、情場、功課上為了爭個第一,


拼得你死我活,何苦呢?


人生如夢,


是該好好珍惜現有的寶貝,


不要只知不擇手段往上爬。


 


「名」是人人都要的,


然而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當你得到時,


也許只是一陣雀躍罷了。


積極地為自己的人格開拓一條光明的路,


才是現代人所要做的。


 


我生平無大志,


不希冀處處與人一較長短,


畢竟一切終將過去,


太多的名也是一種負擔。


 


所謂「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我想「君子無所爭,必也人格乎。」


願吾人在人格修養上拿個不折不扣的冠軍,


相信今生當無憾矣。


 


沒想到在青春年華的我,


想法竟如此早熟,


自己一路走來,


都秉持這樣的理念,


所以失敗時沒有所謂失落,


得第一也只是高興一天,


這樣的人生觀,


相信是正確的,


沒有大悲大喜,


人生平順,


就是最大的福氣。


 


 


 


 


 


 


「肥到身處得怨油」

沒有夏日的酷熱,


沒有冬日的嚴寒,


秋,是個不錯的讀書天,


特別是晚上將窗戶打開,


陣陣涼風襲來格外舒適,


頭腦也清醒許多,


不像夏天整個腦袋似乎快被融化成一坨不知名的濃稠物,


令人昏昏欲睡。


 


 


缺乏清明的頭腦,


論文就沒有進度,


沒有進度就有罪惡感,


有罪惡感就用食物來彌補,


後果就是身上的贅肉預約要跟我過年,


真是惡性循環。


 


 


日漸寬廣的身軀,


每一件褲子都快穿不下了,


唉!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從小就瘦的像竹竿,


人家都覺得我營養不良,


剛結婚時我老公還被親戚笑:沒有讓老婆吃飯嗎?


事隔20年,


一切都變了,


唉!


再怎麼樣也無法接受「肥到身處無怨油」(出自一位格友部落格)的地步,


要忌口啊,


否則這些油恐怕會成為最牛的住戶。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觸類旁通

今天上國語照樣造句


一年級的孩子


詞彙懂得不多


照樣造句是增加詞彙的好方法


第一個題目是:謝謝「老師」改為謝謝「 某人 」


接下來答案陸續出現謝謝「媽媽」、謝謝「爸爸」、謝謝「爺爺」、謝謝「叔叔」等較平常的答案,


不久聽到謝謝「姑丈」


於是解釋姑丈就是「姑姑的丈夫」的意思


又順帶補充阿姨的丈夫叫「姨丈」


我想他們應該可以舉一反三了


於是問了「老師的丈夫」叫什麼


聽到劃一的答案「老丈」


哇哩勒


真「聰明」?


教師節表揚照片


 




表揚會場在平鎮,幸好老公曾經去過,不然要在12:45分報到真是有點勉強。


 


 




 


 


 



 


 


吳志揚縣長致詞。


今天真是難為他了,


頒了好幾百個獎,


每個獎座都好重,


除頒獎外還一一握手,


還要恭喜問好,


看他下台後馬上拿出手帕擦汗,


身為地方父母官,


沒有健康的身體可真不行呢!


 



 


熱舞社的學生表演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一家烤肉萬家香?

曾幾何時,烤肉成了中秋節的代名詞?


曾幾何時,中秋節不烤肉似乎成為異類?


 


說實在我對烤肉一向沒多大興致,


因為光準備食材、生火、吸油煙、善後工作就讓人卻步,


加上烤肉產生的油煙是致癌物質,


因此,除有邀約我絕不輕言烤肉,


幸好家裡的小孩也不會吵著要烤,


我說要吃就用烤箱烤,


方便又健康,


雖少了熱鬧氣氛,


但也輕鬆愉快,


因此,


我覺得減少空氣污染,


就從每年中秋烤肉開始。


天災?人禍?

每逢颱風就有災情,


這該怪天災還是人禍?


我想天災一定有,


因為地球氣候異常,


瞬間降下一千豪米雨量,


即使神仙也難保不淹水,


其次,


人為因素也難卸責,


排水系統設計、溝渠是否暢通、危機應變的處理......


總之,能怪誰,


天災難免,


人禍則要盡量排除,


怪中央、怪地方,


不如大家一起努力。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99教師節表揚活動

今年僥倖獲選為特殊優良教師,


今天是表揚的日子,


一直猶豫是否要參加,


因為時間是安排在我讀整天班的星期二下午。


 


哪一天都行,


偏偏是星期二,


所以心裡出席的意願不高,


反正不過是虛名,


得了特殊優良教師又如何,


日子照過,


一時的榮耀對我而言,


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但是教務主任極力鼓勵我參加,


他說畢竟這是難得的機會,


老公也願意請假載我去,


重點是昔日得師鐸獎的退休同事特別為我代課(她在學校擔任鐘點教師),


她下午其實有一節課,


特地和別人調課,


又怕我趕不及12:45分到平鎮報到,


所以又情商先生幫忙上她第四節的課,


她來我班上幫我顧學生,


以便我可以從容吃個中餐、換件衣服、整理頭髮,


這樣的情誼,


讓我覺得人生有此朋友,


真的值得了。


 


說來我們的年紀有些差距,


但是有許多想法卻是不謀而合,


因此,彼此相知相惜,


當她知道教務處找代課有困難,


她毅然做了以上貼心的犧牲,


當她知道我因下午還有學生欲放棄接受表揚,


她告訴我好好去享受這個榮耀,


學生她來負責。


就因為這樣,


我決定不辜負大家的好意,


還是出席了。


 


不過,老公近12點才從學校回來,


兩人要吃個中餐也不可得,


就買兩個刈包在車上啃,


我也簡單換件洋裝,


擦個口紅就上臺與縣長合照,


不知道在專業攝影師的拍攝下會不會將惱人的斑點修掉,


一切等照片寄來再看吧!


 


看到會場表揚服務四十年的資深教師,


心裡真的十分佩服,


人生有多少個40年,


如果真要服務四十年,


我還要等19年(應該是?),


那時候恐怕已是齒牙動搖,體衰色弛(現在就已是如此)


學生恐怕叫也叫不動了,


我想還是早早退休為妙!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忙碌的中學生

家裡有三個面臨學測、基測的孩子,


這學期作息有重大的改變,


老大要六點多,


老二要八點多,


老三則是六點左右,


老爸因學校有托育,常六點多才回家,


只有我是最自由的。


 


以往有三個小孩幫忙洗碗、盛飯、倒垃圾、收衣服、摺衣服,


現在因時間不能配合,


必須老媽或老爸提早回來搞定,


彷彿又回到他們小的時候,


說起來真的好累!


幸好研究所的課程結束了,


否則可能天天都得吃便當了!


 


小孩只有一餐吃媽媽親手做的菜,


所以逼不得已,


絕不買便當打發他們,


因此廚房油煙難免,


沒辦法光潔如新,


過年大掃除清理廚房是我最痛苦的事。


不過看到他們吃完飯滿足的樣子,


一切都值得了。


 


希望孩子能有健康的身體,


也能認真讀書,


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希望。


無理的對待

平時大約都5、6點才回家,


今天因為老大6:30要上補習班,


老爸6點才能到家不能幫忙,


因此得趕緊回去,


好不容易飯菜都上桌,


就在洗鍋子的時候,


老公接到同事打來的電話,


說有一位家長打電話到學校找我,


說她公公病危,


可能是要請假,


我還納悶著,


我的手機還開著,


為何不打過來?


問完姓名後,


我馬上打電話給該家長,


我禮貌性的問她是不是要請假?


她開始氣急敗壞地抱怨:


為何我沒有留電話在聯絡簿上,


害她都沒辦法和我聯繫。


打學校都沒人接,(真是見鬼,那我那位同事是如何接到她的電話的?)


 


我告訴她:開學第一天我就將我的手機號碼寫在黑板上,


直到放學才擦掉,


而且當天爸爸也有帶小孩上學,


應該有抄我的電話,


而班親會我又再度將我的電話告知家長,


結果她因為沒有參加,


所以她不知道我的電話。


 


我就想:因為開學真的很忙,


一大堆收費、回條、預防接種評估、視力不良、體重超重回條,志工調查表、學校宣導公告等,


一年級的小孩完全不會表達,


都要靠老師打字、貼在聯絡簿,


而且還有搞不清楚的家長,


要老師反反覆覆來回才能完成,


老師天天在忙這些與教學無關的瑣事,


所以那位家長的話讓我真的不高興。


 


妳有需要可以在聯絡簿告知,


老師一定不會吝嗇告知聯絡電話。


 


不過有規定老師一定要留手機給家長嗎?


如果老師本身沒有手機又該如何?


給家裡的電話嗎?


曾有同事感嘆深夜11點還有人打電話給她聊孩子的事,


也有家長一說一兩個鐘頭不肯放下話筒,


這樣的家長,妳拿他如何,


因此,我現在學聰明,


絕不給家長家裡的電話,


因為誰也不敢預料哪天不會碰到這樣的家長。


 


以前就有一對家長因離婚,


小孩後來去另一方住的次數變少了,


質疑是老師叫小孩不要回去,


結果遷怒到老師身上,


三不五時打手機口出惡言騷擾,


這種無妄之災我也碰過。


因此,當老師的還真是可憐,


修養要很好,


否則倒楣的事掉下來又要生氣了。


 


那位家長將發回的班親會內容、註冊收據、台語光碟原封不動又由孩子帶回學校,


該簽名的接種評估單卻一個字也沒動,


真的讓人忍不住發火。


所以這頓飯讓我食不知味。


 


此時老公、小孩開始安慰我:


別為這樣的人生氣,


說的也是,


要氣氣不完,


我自認問心無愧,


一個人的能力,


實在沒辦法做到每個人都滿意,


更何況,無理的人我也不需為她氣壞身體。


阿彌陀佛!放下放下!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失去感覺的感覺

因為備課、因為接新生、因為比賽、因為親師座談,


所以論文停筆約一個月,


今日好不容易有空再相見,


不料,竟是如此陌生,


差點連作品中人物的名字都記不得,


說來真是荒唐,


怎麼會這麼忙?


看來要畢業遙遙無期,


要快點加油才行,


給自己設定的期限是三年,


千萬不能再拖了,


一來對不起家人、


二來對不起教授、


三來對不起自己、


四來對不起學生,


 


要加把勁啊!


令人滿意的結果

語文競賽成績出來了,


是一個讓我很滿意的成果,


我指導的學生第一名,


而自己是能為學校爭取較高分數,


卻不必再戰的第二名,


當老公告訴我這個消息,


我高興的不得了,


因為起碼不必再為寫稿、背稿、上台搞得壓力奇大。


 


這就是我的人生哲學,


學生、小孩成績可以衝衝衝,


但自己只要排第二就好。


典型的雙重標準,


因為自己真的不喜歡過壓力太大的日子。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再戰

今早是鄉語文競賽的日子,


除指導學生比賽外,


自己也要上場,


殊不知為了比賽,


死掉多少細胞。


 


講題是「從賣菜姐陳樹菊得到的啟示」


陳樹菊,


60歲,


台東市場賣菜的婦人,


有著坎坷的命運,


家貧靠爸爸賣菜為生,


媽媽因難產、三弟因病、二弟因車禍過世,


一連串的打擊,


讓陳樹菊對現實社會多少有怨,


然而佛教的力量改變了她,


她發願賺錢幫助窮人,


從幫助孤兒、成立急難救助獎學金、建圖書館......,


她捐了約1000萬元從事各項慈善事業。


 


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全球十大有影響力的陳樹菊,


雖一夕成名,


然而她不改務實認真的態度,


早出晚歸賣菜,


期望能存夠一千萬成立基金會,


讓窮人有飯吃、有書讀、有醫生可看,


一個平凡的婦人,


成就不平凡的事業,


不求名、不求利,


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她給我的啟示:


1、為善不論貧富


2、放下怨恨、彰顯人性的光輝


3、知恩圖報


4、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


5、謙虛做人、務實做事


6、為兄弟姊妹犧牲的精神,難能可貴


演講的內容大約如此,


約7-8分鐘,


解除心頭一塊石頭。


今晚可以稍微睡個好覺了。


 


 


打完第三場戰役

9/10晚上是學校班親會,


面對新的家長、學生,


希望能好好經營這個班級,


給孩子一個溫馨快樂的環境,


從校務宣導、教學理念、各科作業、評量方式、晨光時間安排一一向家長以簡報方式呈現,


還有部分家長留下來做意見交流,


九點結束回家,


因為明天還有一場戰役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