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期末

期末是所有老師最忙的時刻,


今年對我而言卻是最閒的時候。


 


上學期參加整學期的泡茶研習,


昨天是本學年最後一次上課,


大家相約吃飯順便感謝茶藝老師,


席間貼心的主任還準備摸彩,


禮物都是書,


我摸到的是


嚴長壽所著:「教育應該不一樣」


他說:


    「教育必須是為年輕人照亮未來的探照燈,而非重複過去的後照鏡。


        教育不應是倒滿一壺水,而是點亮一盞蠟燭。」


 


在此紛亂的世代,


教育政策昨是今非、朝令夕改的時代,


還願意出來大聲疾呼的人,


我們該給予掌聲。


教育部該為孩子的教育大計扛起責任,


不要讓莘莘學子成為白老鼠,


獨自在暗夜哭泣,


不要讓為人父母為孩子教育憂心忡忡,


更不要讓教育人員無所適從,


面臨三輸局面。


 


歡唱

為慶祝畢業,


同學三人加上學妹共四人,


利用上星期五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晚上到好樂迪歡唱,


從5:00一路唱到9:40,


若非娥要接孩子,


恐怕還欲罷不能,


四個女人瘋瘋癲顛,


連唱帶跳,


還挑戰困難的台語歌曲,


真是狀況連連。


 


點了歌才發現「高不成低不就」,


當不成實力派歌手,


只好走搞笑路線,


許多歌都只能唱副歌,


能唱完整的歌屈指可數,


最後成了切歌達人,


真是可憐。


 


以前很愛唱,


不過現在的歌並不是每一首都讓我喜歡,


加上真的沒有時間聽歌,


所以新歌一首都不會,


只能唱唱老歌。


 


我們約好下回學妹畢業時再去,


希望屆時別再當搞笑歌手,


並能將點的歌完整唱完,為盼!


 


 


 


趣事

老二天生怕熱,


有時我這個老媽還需蓋大棉被,


他卻半夜踢被子。


 


近來天氣一天熱過一天,


冷氣開始發揮作用,


不過如果室溫不到29度,


我會希望開電扇就好,


一來節能,二來省荷包。


 


不開冷氣對老二來說真是酷刑,


某日早上他說:


昨天晚上因為沒有開冷氣,所以我胃裡的食物都變質了,早上害我拉肚子。


我聽了又好笑又好氣,


好啦!


放寬標準,


自己決定開不開,


免得拉肚子又怪我。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改變

過了這學期,


我家將面臨頗大的改變,


首先老公可能會更換工作地點,(也許不會)


面臨更多挑戰。


 


我則因研究所畢業,


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要好好彌補過去被虧待的身體,


已和同事約好下班後到虎頭山爬山,


一方面健身,


一方面紓壓。


 


 


下學期老大則可能要離家唸書,


雖說在家嫌他煩,


但是一旦離家,


當媽媽的總會掛心,


有經驗的同事都說:


會很想外出念書的孩子,


看著餐桌上少一個人吃飯,


常期待遊子早日放假回來讓媽媽看看,


或許日後我也會是「思念外出孩子族」。


 


 


至於老二則要進入高中,


依稀記得那個還在懷中的孩子,


如今已是帥氣挺拔有主見的大孩子,


雖然做事還有些毛躁,


但是他卻已經要上高中了,


歲月不等人啊!


 


 


老三今年升上九年級,


也就是即將面臨水深火熱的考生,


這一屆孩子基測只剩一次,


不知是福是禍?


希望她能有正常的表現,


也能珍惜最後一年國中生涯,


為自己留下美好回憶。


 


 


昔日一家五口從同個學校搭一部車回家的情景不復返,


如今回想起來還真懷念,


即使當時覺得累,


但有些事錯過就不再,


幸好回過頭還留下美好記憶,


孩子總要學習長大獨立。


大部分父母都要面對子女展翅離家,


這就是人生。


 


 


退休

本週三下午,


學校同事為三位退休老師辦歡送會,


基於多年同事情誼,


我也回去參加。


 


今年特別熱鬧,


可見今年退休的老師人緣很好。


歷屆校長也多位出席了,


可見他們的人氣多旺,


大家送給他們一人一張「兩『意』三『千萬』的支票」


內涵是:


別忘了全校同事對他們的心「意」及「......意」(忘了)


三千萬則是「千萬要好好保重」、「千萬要回來看大家」、「千萬要......」(也忘了)


 


這幾年陸續有同事退休,


畢竟大環境對教師一職越來越不友善,


而且體力越來越差,


於是能退就退,


即使我們認為她們的教學都非常認真,


但是時勢讓這些老師選擇趕快退休,


雖說能讓教育界注入新血,


不過總希望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能繼續留下來指導學生或做經驗傳承。


 


席間約30位從本校退休的老師也回來聚會,


看到他們都精神奕奕,


生活多采多姿,


頗讓人羨慕,


讓我對退休生活充滿想像,


即使還有10多年才能退休,


但是我會盡力教導接到的學生,


讓自己教學生涯不帶缺憾。


 


昨天聽到一位年紀與我相當的男同事說:


規劃退休餐會人員的用心及會場氣氛讓他非常感動,


他中途還因流下感動淚水而出去洗臉,


他說年紀越大感情越脆弱。


或許幾年後我也會有如此感性的表現,


不過我覺得該恭喜她們即將展開新的生活,


所以還是高高興興面對這件大事比較好。


 


面對退休,


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現在好像應該開始規劃了,


免得退休後無所事事。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復健

昨天因到學校辦事,


遇到一位同事關心腳傷,


因為他是棒球隊的教練,


本身也是體育出身,


他看到我的腳還腫腫的,


問我有沒有作復健,


我說沒有,


他就推薦我去附近一家骨科。


 


因為這件事一直困擾我,


所以今天早上就去掛號,


等了快兩個小時,


進去大約一分鐘就出來,


醫生看診完就開始作復健,


因為之前背部筋膜炎又發作,


所以一併處理,


復健師先問清楚情況,


然後拿熱敷袋敷背後15分鐘,


接下來腳及背部同時電療20分鐘。


 


掛一次好可以做六次復健,


每次繳50元,


六次完畢後,


再掛號又可做六次復健,


如此直到想停為止,


剛開始建議每天去,


效果會比較好,


看來也只好如此,


希望能儘快復原。


 


 


 


心痛

下午印刷公司打電話來說論文印好了,


扣除訂金1000元,還要3960,


真是心痛啊!


長舌

因為下星期一要辦離校手續,


人事主任希望我能提前將資料給她影印審核,


以免當天資料有缺,


耽誤報府時間,


所以昨天下午跑了一趟學校。


 


看到多位同事,


展開聊天之旅,


從學年教室A聊到B再到C,


接著到人事室,


出來後看到教務主任還沒下班,


於是兩人開始「開講」,


中間來了四位同事,


離開時已接近六點,


但還沒結束喔,


我又和其中一位同事一路聊到8:20,


此時早已忘記晚餐這回事,


兩人聊到欲罷不能,


直到雙方老公都打電話關心老婆何時回家,


我們才分道揚鑣,


因為真的太久沒有見到面,


也很想知道學校近來狀況,


也聊教育孩子及教學上的種種,


當然還提到級職務的分配,


總之,如果不是時間因素,


我們可能還會繼續「長舌」下去。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忙啥

雖說目前在家養傷,


但是因為代課老師接手不過一個月,


因此我答應期末評語由我代寫,


所以忙完論文,


現在忙著寫學生評語及輔導記錄(我會打電話問帶代課老師,孩子這期間發生什麼大事)


希望大家平安度過這學期。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畢業

往年如果在白天舉辦小孩畢業典禮,


都可能因夫妻倆要上班,


無法參與小孩的典禮,


這幾年改在晚上辦理,


所以我們可以一嚐看著孩子上台領獎、致謝詞或祝福詞的滋味。


 


上國中、高中後,


畢典幾乎都在白天,


要參加更是不容易,


除非請人代課。


今年雖然不上班卻如困獸般,


很難脫離「枷鎖」。


 


今天是二兒子的畢業典禮,


我沒有參加,


因為腳沒辦法走太遠,


如果勉強走去晚上則會腫脹難受,


騎車又怕車太多沒地方停,


早上問兒子:媽媽沒有參加你的畢業典禮有沒有關係?


他說:沒關係。


但直到今早我仍掙扎要不要參加


 


因為這一屆有我教過的學生,


想必會碰到許多過去的家長,


而且還有現在在該校任教的家長,


如此一來想低調出席都有困難,


所以最後決定還是不要去好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同學朋友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父母的出席與否似乎不是那麼重要。


 


不過已經畢業的大哥倒是自己偷偷出席會場


幫弟弟拍了兩張模糊的照片(因會場燈光都熄了,且距離很遠),


頒獎雖錯過了倒也無所謂,


只要小孩健康、懂事,


比任何實質獎項都重要。


 


上星期五則是老大的畢典,


我一樣缺席,


原因還是受限於腳傷


 


這個月則是本人研究所畢業的月份,


同一年家裡有三個畢業,


應該是不多見的,


幸好現在還沒遇到「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不過幾年後真的很擔心,


現在能有就學機會真的要好好把握。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端午

原以為今年一如往年,


對端午不會有太多感覺。


但是......


 


 


記得剛嫁到夫家,


那時婆婆還在世,


她原是能幹的公務員,


後來和從事軍職的公公結婚,


公公沒辦法常在家,


於是辭職做個專職的家庭主婦,


在各種客觀環境不允許下,


她總想辦法讓孩子吃好、穿好,


自己即使吃醬油拌飯亦無所謂(當然許多父母都是如此)。


 


基於衛生、口味及經濟考量,


她每年端午節都會自己包粽子,


幸好我從小就受到媽媽的調教、訓練,


包粽子、菜包、紅龜粿、搓湯圓,


都難不倒我,


婆婆將食材準備好,


我一人包七、八十個粽子,


老公則負責煮,


雖不致太困難,


但是因為自己是職業婦女,


所以對於包粽子一事總不熱衷,


當時抱持的態度是:


老公愛吃,


公婆年紀大,


所以年輕的我就接手做。


 


 


幾年後小孩相繼出生,


真的心有餘力不足,


就改用買的,


一直到今日皆然,


不過因為平時就可以買到粽子,


因此端午吃粽子,


純粹是應景,


小孩並不太喜歡吃(還好,不然我可能又會像我婆婆一樣自己包,讓他們吃過癮)


 


今年因為腳傷,


端午節前一天,


同事華打電話問我:今年有沒有包粽子?


我大笑:


好手好腳都沒包了,


更何況現在有這麼好的理由,


當然要休息。


於是她說要帶幾個她親家母包的鹼粽及紅豆粽過來,


她說:


我原本也不愛吃鹼粽,


但是去年吃了親家母包的粽子後,


開始喜歡了,


所以今年請她包一些,


請妳吃吃看。


 


 


說實在我原本想謝謝她的好意,


因為我對鹼粽也興趣缺缺,


怕糟蹋了人家的食物,


但盛情難卻,


傍晚就送了過來,


晚餐時從未吃過鹼粽的女兒及老二,


興致勃勃的沾糖吃,


頗有吃果凍的感覺。


好像還不排斥,


此時我才非常謝謝華的心意,


讓兩個孩子與鹼粽及紅豆粽有不錯的第一次接觸。


 


端午節當天早上,


華打電話來說要包粽子,


問我要不要一起玩玩,


還說要讓我帶幾個回來嚐嚐,


我想一起玩玩可以,


但是還要帶回來就不好意思了,


於是婉拒去玩玩的邀請(她有請姊姊去家裡幫忙,所以我就放心了),


到了傍晚,


華又打電話來,


說待會散步時會帶幾個粽子過來,


我說就是因為不想老是受人恩惠,


所以才沒有去幫忙,


她說就算我沒有去,


也有算我家一份,


所以就別拒絕了。


 


 


我常覺得即使親如姊妹也未必有這樣的情誼。


自己真的非常幸運,


擁有不少這樣的好姊妹,


即使在困頓中,


她們仍給我許多力量,


這幾顆粽子代表的不只是粽子,


而是珍貴的友情。


我吃在嘴裡感念在心裡。


 


 


 


立蛋

端午有許多習俗,


譬如:吃粽子、划龍船、掛香包、插菖蒲艾草、洗午時水、喝雄黃酒、午時立雞蛋。


 


這顆蛋是老二中午12點左右於客廳立起的雞蛋,


趕緊將它拍下來留作紀念。


 



 


有一年端午到同事夫妻檔家聊天,


中午父子、女三人共立了5顆蛋。


大家都非常興奮,


相信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樣的回憶。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無常

大兒子昨晚上完補習班,


帶回一個不幸的消息,


同窗六年的小學同學的父親於本週二病逝。


 


 


依稀記得小二時,


她的媽媽曾邀同學到家裡玩,


當時兒子也在受邀之列,


那是他第一次到同學家,


給他許多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她的父母人很客氣、又幽默,


媽媽是慈濟人,


也常到學校擔任志工,


爸爸也是好好先生,


每次見到他都笑臉迎人,


前一陣子聽同事說到他生病的消息,


還因醫院誤診為一般感冒,


來來回回導致病情惡化、延誤,


後來確診為癌症且已經轉移,


所以才造成今日不幸,


年紀也只有50出頭吧,


兩個孩子還在就學,


叫人情何以堪。


 


 


最近這樣的消息似乎常聽到,


心情真得很差,


尤其是認識的人感覺更深刻,


現在的我深深體悟健康最重要,


尤其近來塑化劑事件越滾越大,


讓人心惶惶,


這些生意人真沒有道德,


只在意賺錢與否,


將消費者生命置於腦後,


將國家聲譽置之不理,


真該受到嚴厲的懲罰,


看到許多家長憂心忡忡到醫院求診,


擔心自己購買的所謂健康保健食,


反而成為戕害家人健康的禍首,


那種自責真得很無助,


這種黑心錢他們怎麼能賺得安心?


利益凌駕於道德之上,


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


真讓人痛心。


 


現代人病痛這麼多,


我想多少和吃喝不健康的食品脫離不了關係,


雖然我不愛喝那些飲料,


但是它們取得太容易,


小孩很難拒絕這樣的誘惑,


長久下來真的傷身而不自知,


醫生也說所謂的排毒餐只是掏空妳的荷包罷了,


效果有限,


唯一的辦法就是吃新鮮天然的蔬果,


多喝水增加代謝。


 


也對,


讓生活回歸原始,


沒有太多慾望,


粗茶淡飯才是最好的飲食,


學習弘一大師那種簡樸態度,


或許是現代人最大的課題。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遠離病痛。


 


 


即將

昨天芬幫我將第三章從教授手中拿回來,


她告訴:教授說妳寫的很好,不必改。


拿到手一看,


果然一個字都沒有更動。


真是皇天不復苦心人,


我終於可以往下做了,


惱人的表格,


牽一髮動全身,


在直式與橫式之間拉鋸,


讓我視力、耐心大減,


都快要抓狂了,


算了,


繼續努力,


我一定可以克服的,


大不了多幾個檔案,


希望能早點搞定,


將心頭這塊超級大石頭甩掉,


領到夢寐以求的畢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