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於上星期四、五段考,
考完非常想知道自己的成績,
偏偏我不想太早發,
以免影響未考的科目。
一個男生問:
老師我國語94分,
數學要考多少平均才有96分(他沒有用平均一詞),
我告訴他要考98分,
看他的表情好像覺得很困難,
於是問他為什麼這樣問,
他說媽媽答應如果兩科平均有96分,要給他買新椅子(原來如此)
結果他考了97分,偷偷觀察一下他的表情,有點失落。
另一個孩子說:
如果國語有90分以上,媽媽要帶他去澎湖玩,結果他真的考90分,不過,我覺得他這次是失常了,平時他都95以上,數學因一題漏寫,所以99分。恭喜他可以出去玩。
還有一個:
拿到考卷,開心的說,可以出國了。
看到現在的父母為鼓勵孩子讀書,
使出各項絕招,
看在老師眼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
父母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憂的是:
學習一定要靠外在鼓勵才能支持下去嗎?
以前的我們,
讀書靠自己,
沒有參考書、沒有獎勵金、沒有安親班、更沒有出國旅遊,
只是看到父母如此辛勞,不想讓他們擔心,如此而已。
現在許多家長似乎把孩子胃口養大了。
讀書不應該是自己的事嗎?
昨天三科都考完了,
所以一併發下,
此時有歡呼聲,
當然也有哭泣聲(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次慘遭滑鐵盧)
人生有許多試煉,
分數好看固然重要,
學習做人更重要。
一個媽媽我很欣賞,他兒子說:我媽媽對分數不重視,她說把不會的搞懂才重要,這樣的觀念真不錯,我喜歡。這個孩子也相當不錯,熱心體貼、懂事又是模範生。
之前一個很在意分數的小孩,只要覺得不滿意就生悶氣,這回他成長了,雖然沒有滿分(97分太粗心),但是老師覺得他已經是滿分了。因為EQ成長了也是非常一種進步。
學生們,學習的路還很長,一兩分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學習正確讀書做人態度才是永遠的課題。
說這些你們也許還不懂,畢竟有人一輩子都還在學習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