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閱讀癖

剛才女兒進書房要我簽聯絡簿,


看到我放在桌上的參考書:


劉勵操:《寫作方法一百例》,


她翻了一下竟然說:這本書好好看,可不可以借我?


我回:有點困難,因為那是我很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且15號一定要還,加上你後天要月考,所以......


 


不過看在她愛不釋手的份上,我就說:好吧!先借妳看看,要趕快還我。


 


她高興的捧著書到房間閱讀,將教科書及下週二的月考擺在腦後。不過,我也不擔心,因為她會安排自己該做的事,如果課業跟不上,她自己要負責。


 




其實我並不十分在意孩子考試成績,


不過,該會的不能不會,


至於考前要不要熬夜?


我家孩子幾乎從不曾因考試熬夜,


即使高三的老大亦是如此,


所以,熬夜讀課內書幾乎絕無僅有,


不過熬夜看漫畫、看小說倒是有的。


 


這個年紀的孩子,


其實不應該只有考試,


下星期要月考,


他們照樣晚晚起,


照看電視,


照吃、照睡、照看,就是不願為分數而讀書。


 


女兒為了下星期的運動會想去學校練跑步,(會不會晚了點?)


因為她被選上大隊接力,


這對她來說是件大事,


因為國小一次掉棒事件讓她有不好的回憶,


國中有這樣的機會,


起碼代表她走出陰霾,


出發前教她傳接棒的技巧,


再商請老爸陪她去,


沒想到,沒過幾分鐘就回來了,


她說:學校有棒球隊在練習所以作罷。


希望她下星期運動會能順利。


也希望那本書能快快回到我手上。


 


 


大量閱讀讓女兒國文老師大為讚賞,


老是在課堂稱許她,


甚至彼此互相推薦好看的書,


或交換家裡的藏書,


女兒為了想到老師的臉書瞧瞧,


希望能有好成績,(這是老媽我和她的約定,因為平日他們是沒有碰電腦或上網的機會),


所以,一位讓學生喜愛的老師的確能發揮鼓勵學生的效果。


期許自己也能成為學生的恩師。


 


 



 

又要去當採茶「歐巴桑」囉!

距離上次回娘家採茶已有一段時日,


得知這陣子又是採茶時節,


我和爸爸約好,


10/17要全家一起回去幫忙。


 


一來他們年紀大,這樣的工作實在累人,


二來假日我們可以趁機活動筋骨,接近大自然,


三來讓孩子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四來讓孩子知道農人靠天吃飯的認份態度,


五來使他們知道外公外婆靠種茶,養活他們的老媽我及兩個舅舅,要感恩,


 


而我的老媽一直說:


沒關係,


我們自己來就好,


小孩要考試,


妳要寫論文,


女婿上班很辛苦。


 


其實真的不差這半天,


有時假日在家睡覺,


一覺起來也已經中午時分,


與其在家補眠倒不如回去盡盡孝道,


讓孩子有學習的榜樣,


雖不指望老來依靠他們,


不過起碼懂得噓寒問暖就夠了。


 


 


探病有感

星期六去探望一位對我生命中佔有極大份量的長輩,


她就好比我的第二個媽媽,


因骨質疏鬆造成關節退化,


多次因膝蓋開刀進出手術房,


這次又因胃出血住進加護病房,


聽到這樣的消息,


心裡非常難過。


 


看到一個樂觀、善良的婦人,


臨老卻受病魔摧殘,


現在只能坐在輪椅上,


手腳嚴重萎縮,


心裡真的不舒服,


幸好先生不離不棄,


兒女孝順,


請了一位外佣協助照顧,


才不致累壞家人。


 


這樣的例子相信在社會角落到處都是,


希望她能早日恢復健康,


畢竟她是我很尊敬的長輩,


也是很疼愛我的長者。


深深祝福她。


 


希望每個人能珍惜健康的身體遠離病痛。


 


賞車試乘

家裡那部老爺車從85年開至今,


因先生保養得當,


加上開車技術及習慣良好,


外觀還很新,


一直都沒有大問題。


 


不過車齡已老,


許多小問題陸續出現,


加上孩子從小孩變成大孩,


坐在狹小的空間異常不舒適,


再加上前陣子竟然還在路上熄火


這可就不能忽視了,


因此趁下班後回TOYATA檢查,


得知是「真空感知器」有問題,


它長這個樣子:


toyota01


 


不過廠內沒有零件,


必須從日本進口需一星期左右貨才會到,


在等待的時間,


還真怕上班在路上熄火造成危險,


幸好都沒有大問題,


換了這個零件加工錢共10710元。


真是心痛啊!


不過為了安全還是咬著牙換了。


 


想想與其常換零件不如換一部新車,


所以老公就開始做功課,


身高比較高的我們要找到適合的車子有些困難,


最後發現三菱的SAVRIN有點符合我們的需求,


而且經銷商就在家不遠,


日後需維修或服務,


不需跑太遠。


 


10/9前往試乘,


結果發現空間真的蠻大的,


座椅也算舒服,


可以有四人座、五人、六人、七人的差別,


當然價錢也有差,


分別是73.9萬至94.9萬不等,


所長說價錢及贈送的配備還可以再談。


 


因為才剛換完一萬多元的真空感知器,


所以我們沒有迫切的需求性,


再觀望一陣子,


也許會有更適合的也不一定。


 


自己做芋圓

因看到一位格友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kP4AohKaQkOCkm05jTckAQ--/profile


教授芋圓的做法,


看起來不難,


所以就利用假日如法炮製一番。


 


 


到市場買了兩個大甲芋頭,


切片蒸熟壓成泥,


加入地瓜粉及燒開水,


充分攪拌均勻,


搓成條狀,


切成小塊,


灑上手粉(預防彼此沾黏)。


 


 


第二天煮成鹹的芋圓湯,


有別於一般人吃甜的口味,


問家人是否好吃,


女兒因有加入工作行列,


所以當然說好吃,


老公則是不管如何,


先說好吃再說,


至於兩個兒子則先說好吃,


不過因為加了地瓜粉,


到後來有一點膩,


不過還是吃完了,


下次可能要盛一些,


加上糖漿或蜂蜜做成甜的口味,


這樣就可以有雙重享受囉!


 


 


 


四手聯彈

一個難得的雙十假日午後,


女兒陪著去買麵包、上超市買點零食、還去了趟黃昏市場,


回家後一時興起,


就邀請她來個四手聯彈。


 


其實這樣的機會不多,


一來因鋼琴擺在爺爺客廳怕干擾他的作息,(因體積太大無法搬上二樓)


二來上了國中課業加重、時間有限,


三來自己忙著寫論文,


四來還要看心情如何,


生疏的指法所以連連出錯,


因此「熟能生巧」的確是有道理的,


經過10幾分鐘的練習後,


終於有一點像樣了,


不過,做晚餐時間也到了,


所以,就等下回再從頭來過。


期待下次能彈更流暢些。


 


彈琴是我抒壓的方式之一,


如果沒有雜務纏身,


我可以靜靜彈上半天、一天,


那樣的日子如今已不復見,


看來只能期待退休後,


不過那時恐怕得用放大版的樂譜。


魚與熊掌果真難兼得。


 


遠離......

耳邊傳來的是電影「遠離非洲」的配樂,


不知為何對這樣的音樂特別能靜下心,


或許是因為有點年紀,


所以對那些饒舌、節奏快速的音樂,


總覺得很吵,


能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


聽聽這樣幽雅又略帶憂鬱的音樂,


真是幸福。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犒賞

這陣子似乎好事連連,


首先是接受特殊優良教師表揚,


其次是語文競賽得獎,


再者是指導的學生鄉賽獲第一名(雖然縣賽鎩羽而歸,不過自認已經盡力了,沒有愧對自己及學生,這樣就夠了。)


家裡的老爺一直說要請吃飯,


我一直遲遲不敢答應,


因為質疑這樣的體重還適合去吃大餐嗎?


後來想想,乾脆趁下下星期孩子們都月考完,


加上結婚19年的紀念日就在10/25,


就一併慶祝吧!


現在就好好想想要去哪裡用餐,


歡迎各位提供意見,謝了!


平靜的幸福

耳邊傳來的是鋼琴版的「魔女的條件」,


鍵盤抒發的是自己的情緒,


口裡喝的是純淨簡單的白開水,


這就是我所謂「平靜的幸福」。


 


 


上天送來的禮物

上一屆的若干學生讓我對教學工作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


雖然平安度過,


升上三年級後,


這些孩子還會大老遠到教室探個頭向我說老師好,


或送來親手畫的教師卡,


不過,


當時每天踏進教室就要提起很大的勇氣,


因為一進教室就有處理不完的事,


真的非常疲憊。


 


一向無神論者,


很少為什麼事情去拜拜,


今年為了接新班級,


暑假去了壽山巖觀音寺拜拜,


希望觀音娘娘憐憫我辛苦了兩年,


讓我今年接的學生可以問題少一些,乖一些,家長好溝通些。


 


剛開學以為這屆學生學習態度不錯,


寫字端正漂亮,


家長配合度頗高,


孩子的個性也溫和,


不像上一屆超愛告狀。


正在感到欣慰之際,


漸漸發現班上有位特殊的孩子,


經建議後家長帶去就醫,


診斷為「綜合型過動症」。


 


他目前已在服藥(利他能),


不過這幾天觀察下來,


問題似乎沒有太大的進展,


而且會做一些危險動作。


(譬如今天放學,他趁我帶路隊之際,從窗戶跳出去,旁邊有條小水溝,媽媽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樣比較快到托育教室。又一次他又趁托育老師在忙,一溜煙跑到正在施工的工地)


玩遊戲輸了就非常生氣,


聯絡簿也不肯抄,


總之,問題層出不窮,


幸好目前沒有出現攻擊同學的情形。


 


我知道,這又是上天考驗我的時刻,


遇到了也只能面對,


希望能找對他最好的方法,


讓彼此能有平衡點,


因為這樣的孩子家長很辛苦,


這位媽媽對小孩的情況非常有先見之明也極度配合,


甚至在幼稚園就已經帶去醫院上職能治療課程,


不過,現在還是有不少問題,


看到孩子身上因若干衝動行為而受傷留下的疤痕,


可以想見這位年輕而堅強的媽媽受了多少苦、擔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淚,


也許我能幫的就是這兩年盡力把他照顧好。


 


回過頭來,


慶幸自己的三個小孩身體健康,


雖然偶爾出言不遜,


為娘的也就看在他們還在青春叛逆期,


多少給予包容,


至於其它真的該謝上天恩賜,


起碼,沒有太多讓我煩心的問題。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