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紛紛擾擾 人心惶惶

關於基測,


我們這群家有國中生的家長,


真的不知該如何?


因為政策隨時可能改變,


真的減少孩子家長的壓力嗎?


 


任何政策如果沒有提早告知,


對學生不公平,


如擇優採計校內十次段考成績,


但各校命題及難易度不同,


市區學校的第一名和郊區學校的第一名,


都可上明星高中,


對市區學生是否又是另一個不公平,


這樣等於每次段考都是重要關鍵,


神經要繃得更緊。


 


現在我反而懷念以前一次聯考的年代,


三年內好好努力,


在一次考試中紮紮實實展現自己的實力,


而不是每次段考每次模擬考都上緊發條。


 


不過換個角度想,


讀書沒有壓力是不行的,


我深信沒有壓力就不會進步。


所以,


不管政策如何改變,


當局者要慎重,


不要把孩子當白老鼠,


所謂  人之兒女    己之兒女,


抱持這樣的心態,


我想家長會諒解。


 


上智下愚、士農工商、各行各業,


各有自己的職掌,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


如果每個人都當總統,


試問誰來修馬桶?


誰來替我們清理垃圾?


誰來築馬路?


 


1 則留言:

  1. 我有個手帕交,她男友很會詭辯(我好像也沒好到哪裡......),因此我朋友跟我聊天時曾提起一件事。
    她男友不喜歡老師,因為老師常對他說"你很聰明啊!為什麼不好好唸書?"
    她男友認為:"每個人都要這麼會唸書要幹嘛?如果大家都去當醫生,那誰來開公車?"
    我朋友一時也無法反駁她男友的說法,我聽到後半開玩笑地對她說:
    "跟妳男友說不用擔心,因為一定有人跟他一樣"很會替別人想",社會上少他一個不少,但班上多他一個很多!"
    我還請他有機會幫我問問她男友:
    "如果依他的想法,有能力當醫生的都不當醫生,讓開公車的司機幫他治病,這樣可好?反正一定要有人當醫生嘛!"
    唉唉~可惜我朋友不敢直接問她男友,怕會再度無言以對,事情就此不了了之。
    [版主回覆01/23/2010 10:45:02]其實您這麼說也是有道理。不過,有不少人是出了社會發現學歷還挺重要的,又再回鍋讀書,那時會更有動力。
    自己以前讀書時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用功,因此,時間會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或許,幾年後,那位男同學會有不同的想法也不一定。

    回覆刪除